云南是个让我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虽然阳光灿烂有点烤人,但是四季如春的气温,倒是让人很舒服。和说到“大理”,都不陌生,那是在“彩云之南”的云南,“五朵金花”的故乡。可能还知道那里有美丽的白族姑娘,浪漫的蝴蝶泉。也许“金庸迷”还知道“天龙寺”——三塔寺或崇圣寺。
我们一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古城”,也就是现在的“大理镇”。准确地说,应该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镇。我本次行程的范围是大理市,其中包括下关镇,大理镇,喜洲镇,上关镇,江尾乡,双廊镇,挖色乡,海东乡。
火车没有汽车快
从昆明到大理,可以乘飞机、火车、汽车。
不过,我推荐乘坐汽车。云南十八怪中就有,“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而且由于一路风景很好,白天乘坐汽车,一路观光,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乘坐的是“帕萨特”,也是大理客运公司的,乘坐四个人,后排稍稍有点挤,不过速度快,方便。行程400公里左右,大约4个小时。包括两端的城区内用时。票价176.00元,不算很贵。
首先,到达大理州、大理市政府所在地——下关镇。这是一个不太大的城市,没有什么立交桥,也没用什么地下通道,车不多,人也不多,感觉就是到了一个小山城。完全没有大城市那种喧嚣,行人、公交车、私家车都慢慢悠悠的,一派祥和的景象。
天堂之光
等红灯的时候,不经意抬头,看到阳光从云隙倾泻而下,一道道的光芒,像是来自天堂的邀约。
心,当时就被震撼了。
本来以为这种景象是难得一见的,而司机大哥说,“好看吧?大理好在!这种经常见的,不过我们都不在意,你们外地人来了后,我们才发现,哦,好看,好看。哈哈。”
所言不虚,这不,另一天,我又看到了同样的景象,好像天堂为一个圣洁的灵魂,打开了一扇通往天堂的大门。浓浓的云,却并不黑沉沉,蓝蓝的天空,在云的缝隙里依稀可见。远处青翠葱茏的苍山,笼罩在缕缕的天堂之光中,飘渺又真切,……。
从下关镇到大理古城有20多公里的路程,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可以到达。公交车比较方便,无人售票,票价1.50元。
上有上关,下有下关,东有洱海,西有苍山
下关镇在洱海的南部,所以当地有“上有上关,下有下关,东有洱海,西有苍山”。上关、下关名字的由来,猜测是由古时在洱海南北两端建立关隘,中国有南下北上的说法,所以北面的就叫上关,南面的就叫下关了。这目前只是一种猜测,未经专家、史料证实。
洱海,古称叶榆泽或叶榆水,古城里有条贯穿东西,连接东门、西门的路,就叫“叶榆路”。洱海,形似人耳,唐代以后,由叶榆泽改名叶榆河,渐至“洱河”。
洱海是高原淡水湖,并不是海。坊间流传,因为大理风调雨顺,物产丰富,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农耕发达,所以大理人几乎没有离开过本土,所以很少有人见过真正的大海,看到这么大的湖,觉得它应该就叫“海子”了。最后,洱河,就变成了洱海了。
西有苍山的“苍山”,又名点苍山,很多武侠小说中,都提到过点苍山,点苍派,点苍剑法。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组成。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大理海拔两千米左右,苍山山峰海拔在三千五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四千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流入洱海,成为是著名的十八溪。
我们所说的大理一般特指大理古城,也就是原大理国的国都,现在的大理镇。
大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云南省文化发祥地之一。
三国时期,诸葛亮妙计七擒孟获平定叛乱,建云南郡。
公元八世纪,在唐朝政府支持下,建立南诏政权。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
公元1253年,蒙古忽必烈攻占大理,大理国最后的国王段兴智被俘,大理国亡。
乳扇——牛奶做成片片卖
提到蒙古人攻占大理,想起一个大理有名的美食——乳扇。乳扇也被称为大理十八怪之一:“牛奶做成片片卖。”据考证,乳扇确实是由蒙古人传入大理的。攻占并驻扎在大理的蒙古士兵及其眷属,继续着民族的饮食习惯,酸奶,乳酪……等等。由于大理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一种新的乳酪制作方法,将湿乳酪搭在竹竿上晾晒干,由于成片悬挂晾干,就成了薄薄宽宽的样子。后有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是缠绕在三根或者四根梁柱上悬下来的木杆上,半晾半阴,吃法也有了改变,一般的街边都是烤着吃,家庭或者餐馆是用油炸着吃,油炸的一般要撒些白砂糖。
风花雪月
大理是著名的“风花雪月”之地。这风花雪月,指的是“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下关,位于苍山与哀牢山形成的山谷的出口处,绵延苍山阻挡大气环流,冬春的平直西风气流和夏秋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季风便通过这山谷进入下关,形成了冬春季节苍洱之间强劲的西风和夏秋之交的西南风。”
下关的风不带沙尘,虽然几乎每天都在刮风,而且经常是4级以上大风天气,但却不让人难过。大理围绕洱海而居,即使是每年5-7月的雨季,也不会感到潮湿,就是因为大风带走了空气中的水气的缘故。
随着气候以及建筑材料的变化,如今的大理、下关很少出现大风造成的灾害了,听当地人讲,以前经常有一阵大风刮来,屋顶被掀走,房子被吹倒的事情发生。不禁让我想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上关的花,相传上关有棵特殊的花树,花粉白色,有莲花大小,奇香远播达百丈,不过已经绝迹。现在指的是上关的木莲花、玉兰花。
大理人喜爱养花,茶花、兰花是最爱。家家户户都养花,人美花香。大概是因为红土以及气候,其他地方不好打理的茶花兰花,在这里随便摆放,就纷纷开出娇艳的花朵。
大理古城有一条街叫绿玉路,两边种植了好多的樱花,而大理的樱花最奇怪的是一年会开两次,秋冬时节和春夏时分都会开放。而且花期也较长,不像日本樱花,花期短,落英缤纷的伤感。大理的樱花是中国樱花种,或者应该叫长江樱花。
苍山的雪,大理终年气温在0度以上,不会降雪。但是由于苍山山峰海拔高,山下下雨,山上就变成下雪了。所以这又是大理的一个特色。
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一场大雨过后,半山以上,皆被白雪覆盖,阳光下,雨雪融化蒸腾的水汽变成从山里生长出来的云,缭绕在山间、山顶,山下花黄草绿,蝶舞鸟鸣,一派春意盎然。确实是一奇景。
洱海的月,指的是农历的每月十四到十六,在洱海的西侧,也就是才村、喜洲一带,金黄硕大的圆月,早早地从山尖升起,倒映在微波荡漾的洱海中的美景。
不过也有说,因为洱海水质好,污染少,清澈宁静,所以在皎洁的月光下,平添了几分诗意,也是别处不能比的。
望夫云的传说
望夫云,“传说是南诏阿凤公主的化身,她与苍山上的一个年轻猎人相爱,因父王反对,请来罗荃法师将苍山猎人害死,打入海底变为石螺,公主因此而愤郁死于苍山玉局峰上。公主的精气便化为一朵白云,怒而生风,要把海水吹开和情人楣见。于是,后人便把这朵云彩称为望夫云。”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大理家喻户晓,而且民间流传的版本有十几二十个,地方志也有几个不同的记载。
其实,大理的传说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还有红龙井,据说此井通往龙宫,一青年为救母病,沿井游到龙宫盗取宝物,尚未回到城中就被龙王发现,派兵追赶。最后青年将宝物置于井中,世世代代救治千千万万的百姓。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同样的,因为大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白族自己的语言,故事流传下来,总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大体就是大孝、大爱,弘扬美德。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是本次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从火车站乘坐8路公交车,穿过半个市区,就到了城郊。
一路上,左边是雄伟的苍山,苍山上苍松翠柏,峰顶上白雪皑皑,天空蔚蓝,白云如被,一条玉带云缠绵在山腰,凝结不散。
右边是宁静的洱海,微风轻抚下,波光粼粼。水面阳光下,呈现出湛蓝与碧绿,非常的迷人。偶尔有游船与游轮游曳在海上,平添几分生趣。
建筑
路边村舍白墙黛瓦,墙上绘着彩绘,青黑色的钩边,内容主要是牡丹、松竹、苍山、松柏。很多都提着字,类似家训,如,“清白传家”,“百忍福”等。也有“苍洱毓秀”,“福寿禄”等等。
白族一般庭院的建筑格局一般是三房一照壁,也有叫做三合院的。一般朝向洱海一面是照壁,在大理古城这一侧,是洱海的西面,所以照壁一般是朝向东,而不是南。房子大多是二层,正房有一两间是三层。照壁院墙都比较高,大约一层半的样子。庭院里栽植花树,树一般是石榴,梨树,木瓜;花多是兰花、茶花等。
大理古城是一个国内保护相对完好的古城。
改革开发那段时期,全国都大力现代化城市建设,古城里多少也有些那个时代的建筑痕迹,但是数量不多。大量的传统建筑仍然保持着原貌,近几年新建的建筑,也较好地保持了民族风格。
大理古城与其他古城最大的区别,在于城里大量的原住民。他们在城里居住生活,不似其他古城,已经全部被外来人口占据,原住民已被迁移至新区。建筑风格遵照传统样式,但不是整齐划一。不像其他古城,进去后,感觉就是一座影视城。
古城里很多日杂,五金,农具,百货小店,菜市场,小餐馆,便利店。一条复兴路,划定为步行街,两侧都是商铺,主要经验旅游纪念品,也有一两间药店,超市,银行,餐馆。其他的街道生活气息浓厚,在那里,你可以方便地体会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大理古城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旅游城市之一,但是由于大理的风格在于它的历史,它的民族文化,它的宁静、悠闲,而上个世纪的中国人还不懂得休闲度假,基本上都是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无法体会大理的魅力。同时,国内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大家都刚刚从那些老房子,老院子,老街区,老城镇走出了,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仍然住在那些老地方,看大理的心境也就不同。正如一位游客说的,“十四年前,我来过大理,觉得到处破破烂烂,没什么好。当时住城里最好的宾馆,条件就像招待所。现在再来,觉得大不一样了。”其实,大理这十几、二十年,变化不是很大,变化大的,是如今旅游者的心。
景点
最早来大理,喜欢大理的,是外国人——洋人。这些洋人一来就留下不走了,租个店面,做些小买卖,主要经营餐馆,咖啡,酒吧。而且他们扎堆在一起,一条小街从此就有了新名字——洋人街。如今,洋人街也已经成为旅游者必去的一个“景点”。逛一逛,在大理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喝杯咖啡,晒晒太阳,发发呆,感受一下节奏舒缓的生活。或者,晚上去酒吧坐坐,打发一下旅行的疲惫。随意地搭讪或者被搭讪,无可无不可地说说闲话。
古城附件值得一提的景点有崇圣寺,也就是原来的三塔寺,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天龙寺的原型。寺院经过几次扩建,规模宏大,原来三塔寺旁边的公园也并入其中,名曰三塔公园。在公园里拍摄三塔及三塔的倒影,加上背景的青翠的苍山,蓝天白云,确实很美。估计很多没来过大理的人,对大理的印象,就是这个了。
说到《天龙八部》,大理古城外建了一个“天龙八部影视城”,大概是因为拍摄电视剧天龙八部建的,而后对外营业,也算是一个景点。
天龙八部影视城有条新建的大索道,从影视城直通洗马潭。是现今苍山最长的索道,长度超过5500米,落差2000米左右。有海拔2000米左右到4000米,全程大约三十多分钟。票价282.00元,包含了天龙八部影视城的门票。
虽然票价不菲,不过如果天气好,乘坐缆车登山眺望,还是很值得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如此高的海拔,一天登山往返一万多米的。
山顶风光秀丽,可以一览棋盘格局的大理古城,秀美的洱海。山顶的洗马潭是一个人工水利工程,在如此的山巅,修建这样一座水利工程,本身也是值得一看的。另外,每年四五月,苍山西坡的大树杜鹃,红遍满山,真是“岭上开满红杜鹃”,蔚为壮观!可以说就是震撼!而且满山遍开烂漫山花,确实值得一去。
大理另一个自然风光,当属洱海了。苍山洱海,是大理必看的风景。
游洱海有两种方法,环海、游船。
环海,可以自驾,包车,租自行车。环海大约一百四五十公里,包车280-350元,自行车可能一般人不能一天环海下来,可以沿海骑行二三十公里后折返。由于环海西路比较平坦,即使平时缺乏体育运动的,一天骑行五六十公里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环海东路依山靠海,难度较大,非体力好的,不要尝试。
游船,开海季节可以搭乘当地渔民的渔船,划着双桨,在洱海泛舟,别有情趣。不过,渔船搭乘游客,属于非法,风险自负。而且每年3月到9月是禁渔期,所有渔船要入港,这个时间是没有渔船可搭的。
古城距离洱海不远,一般乘公交车可以到洱海边的渔村。古城东边有个才村。可以搭乘渔民的渔船,或者乘坐小游船。票价180.00元,包含往返船票、罗荃半岛门票、金梭岛门票。全程三个半小时。班次较多,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半都有游船。
龙龛村在才村的南边,龙龛有观光游轮,票价120.00元,单程,从龙龛码头到蝴蝶泉附近的桃源码头。一天三班,上午两班,下午一班。从桃源码头下船后,要自行换乘汽车返回古城。有公交车,出租车。
除了三塔寺,还有一塔寺,感通寺,观音堂。都是寺庙。
感通寺也是很有名气的,原名荡山寺,建于汉代。唐代重建后,改名感通寺。大理有一种青茶,名“感通碧玉”,相传“当年徐霞客亲口品尝后称道其‘绝以桂相似’,‘茶味颇佳’。”感通碧玉现在是大理首屈一指的茗茶了。
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与李元阳同游点苍山,住宿感通寺的班山楼,在此校注《六书》并转注千字音韵。李元阳便将此楼题名为“写韵楼”。云南杰出诗人、画家、书法家担当和尚。有“云中一鹤”、“南中高士”之称。晚年常住感通寺,因仰慕杨升庵的品学,重修“写韵楼”作为自己的住所,从此便留下了“龙女奇花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的千古佳话。
大理古城西门——苍山门外,有一条街,叫做三月街。是一条非常有名的老街。三月街,有“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的名头。三月街,从一条街,变成了一个节日。在大理非常的隆重,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就是三月街的日子。整个大理州的人都会来赶街。所谓的赶街,就是赶集。相传,千百年前,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全大理人都会赶到这个街上,凑凑最大的一个集。后来这条街就命名为三月街了。现在,大理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都要在三月街期间放假十天。比起汉族的春节七天,还要多上三天。由此,可见三月街在大理白族的重视程度了。
每年三月街,大理古城人满为患,那真是肩踵磨肩,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整个三月街差不多要持续半个月之久。生意最好的就是摆永平黄焖鸡的排档。一个档口,四五个师傅一锅一锅不停地炒制黄焖鸡。
美食
黄焖鸡在大理是著名的几道美食之一,郫县辣酱、草果、生姜、大蒜、葱段、干辣椒,爆香,加入过油的鸡块,干香咸辣,美味异常。大理另外著名的美食有:酸辣鱼,汽锅鸡,野山菌,洱海菜汤,炸乳扇,烤饵块,巍山(火巴 pa)肉饵丝,凉鸡米线,豌豆粉,木瓜水,雕梅,鲜花糕(饼),喜洲破酥粑粑。
酸辣鱼,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是用当地的酸木瓜汁,干小米辣粉,洱海鲫鱼或鲤鱼,炖煮而成,酸辣开胃。
巍山(火巴 pa)肉饵丝,是巍山的著名小吃,是用猪腿大火煮开后,小火炖,把肉煮熟烂。(火巴 pa),其实是方言,四川话里也比较多见,比如说男人没主见,耳根软,惧内,就叫(火巴 pa)耳朵。饵丝在开水里烫一下,捞到大碗里,撒上葱末,姜末,蒜油,炸辣椒油,胡椒粉,盐,味素,再淋上一大勺炖得白白浓浓飘着油的肉汤,一些(火巴 pa)了的肘子肉。浓香,无法抵抗!
凉鸡米线,源自大理回族。大理的回族比较多,不食猪肉,创造了鸡丝凉拌米线的吃法,颇受欢迎,广为流传。
雕梅,相传是待嫁女子收了青梅子后,在梅子上雕上花鸟虫鱼,祝福祈愿文字,收藏起来的小玩意。后来,演变成把梅子做成蜜饯,新婚之时作为送给小叔姑嫂的见面礼。口感类似北京果脯,古城里有家杨记雕梅是味道很好的,口碑很好。
喜洲破酥粑粑,又叫喜洲粑粑,其实就是北方的发面油饼。分为甜咸两种口味,甜的是里面包了玫瑰花糖的,外皮酥脆,里面香甜。咸味的可以称为中国披萨,发面饼胚,上面是咸香的肉末,油锅烙出来,味道也不错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