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一海水浴场、滨海路 出机场便直奔第一海水浴场,六月初的海滩上游人不算多,气候却非常宜人,午后的阳光只是会给人一种懒懒的感觉,有几个急性子的游泳爱好者已经下到海水里劈波斩浪了。躺倒在沙滩上闭目养神,同去的几个女孩拖着风筝线兴奋地在四周跑来跑去,两个本地的男孩还教她们如何将写着自己名字的纸片放上去,女孩们看着纸片顺着风筝线慢慢向上滑去,滑向远处的风筝,惊喜地大喊大叫,望着蓝天中的风筝越飘越高,越变越小,感觉自己也好像飘了起来,脑子了空荡荡、晕乎乎的。海面上有载着游客的摩托艇在飞驰,年轻的父母牵着光着小脚丫的孩子同不断冲刷海滩的海水上下奔跑嬉玩。有人坐在阳伞下,捧着瓶饮料望着海面发呆,有人打排球、踢足球,还有人卷起裤腿,在石块中找一些螺、蛤、蚝之类的海鲜。
晚上又独自跑去酒店对面的这片海滩,夜黑月高,远处有几盏时明时暗的船灯,大海黑乎乎的显得凝重,我远望的眼神似乎也很凝重,仅有一对散步的情侣从我边上走过,看我几眼,又搂在一起窃窃私语去了。
说到第一海滨浴场,不能不提一下边上的这条滨海路,这条景观大道北起烟台山公园,沿着海岸线经第一海水浴场、国际会展中心、月亮湾、东炮台、第二海水浴场(修建中)、玉带山等南至烟台大学。第二天离开前尚有些时间,我们特意从火车站坐17路双层巴士打个来回,再次沿滨海路重温了海边美景,记住,坐上层,去靠左,回靠右坐。
烟台山
烟台山号称烟台的母亲山。三面环海,山顶有明时为防倭寇入侵而建的烽火台,旧时称‘狼烟墩台’,烟台这个地名便出自于此。山不高,有几栋西式小楼原为解放前的外国领事馆,一条沿海的林荫幽径通往观海的惹浪亭。为逃10元门票,在当地人指点下,踩着防汛墙下湿滑的石块,艰难地走到公园上山的石阶旁,不料公园早有防备,派一女将镇守于此,要不付钱,要不原路返回,我们不得不乖乖掏钱。烟台山自古乃防敌之处,我们怎么忘了。
毓璜顶
公园地处市中心最繁华处,却很宁静,少有游客。入得院内,有一‘小蓬莱’石坊,算是山门,沿石阶向上,登上山顶一小塔,可极目四周,北见黄海,南望塔山,整个市区一览无余。山上有一玉皇庙,建于元代,明至今几经拓修,气势虽不恢宏壮观,却也玲珑别致。
海鲜餐厅
滨海路边有一栋望海的老房子,据说以前住的也是外国人,房改后分给四户人家,如今这绝好的地段自然变成了四家海鲜餐馆。虽然是禁渔期,我们还是吃到了很多好吃的,24小时内居然三度光顾,看似文静的老板娘看到我们也就禁不住咧嘴迷眼笑嘻嘻了。生蚝(牡蛎)应该是再合算不过的了,10元一大盘,可惜规定要煮熟吃,我还是不顾劝告要一个生吃,fantastic!好吃!带子、海参、海胆都能生吃,还有久违的毛旮旯(毛蛤),各式各样的海螺,鱼虾蟹自然不必多介绍。几顿下来,我们中的一位海鲜爱好者居然说看到饭店招牌上的‘海鲜’两字就觉得有点恶心。差点忘了,坐在海边露天的餐桌旁,吹吹海风,吃吃海鲜,听听海涛,聊聊各自心目中的大海,不错的境界吧。
还想去的地方
可惜只有一天时间,否则还会去蓬莱阁、长岛、芝罘(烟台旧称)岛、养马岛等处。
晚上又独自跑去酒店对面的这片海滩,夜黑月高,远处有几盏时明时暗的船灯,大海黑乎乎的显得凝重,我远望的眼神似乎也很凝重,仅有一对散步的情侣从我边上走过,看我几眼,又搂在一起窃窃私语去了。
说到第一海滨浴场,不能不提一下边上的这条滨海路,这条景观大道北起烟台山公园,沿着海岸线经第一海水浴场、国际会展中心、月亮湾、东炮台、第二海水浴场(修建中)、玉带山等南至烟台大学。第二天离开前尚有些时间,我们特意从火车站坐17路双层巴士打个来回,再次沿滨海路重温了海边美景,记住,坐上层,去靠左,回靠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