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旅游攻略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十一贵州行吃穿住行大全
2013-05-14 18:09:41 来源: 客运站

十一贵州行吃穿住行大全16国庆独自去了贵州,走了贵阳、织金洞、小七孔、西江苗寨和朗德上寨,总体感觉不错,虽然也留下了些遗憾。这里分享一下经验,也许对后来人有用。

行:

北京贵阳往返火车,贵州的景点以贵阳为中心基本还方便。贵阳公交都是1元。贵阳-织金洞,在贵阳第一社会客运站(也叫服务车站,就在贵阳客运站附近)坐贵阳-织金班车到三甲下,转小面或者中巴到洞口,班次都很多。贵阳车站没有直达织金洞的班车,不过旅游客车站似乎有一日游的散客团。贵阳-三甲60元,4-4.5h,不过山路的风景不错,三甲-织金洞3元,15min。

贵阳-小七孔,可在贵阳客运站坐贵阳-荔波班车到荔波县城,票价似乎是90,再由县城坐班车到景区东门;也可火车贵阳-麻尾,麻尾-荔波班车到景区西门下,票价14元1h。以荔波为中心方便去大七孔、水春河、茂兰等其它景点。贵阳-凯里无论汽车火车都很多,凯里-上朗德,坐凯里-雷山班车在下朗德下车,途径南花、季刀等苗寨,票价11,40min,步行至上朗德,一路田园风光。凯里-西江,直达班车24元1h走新路,不过这个票价很不合理,凯里-雷山-西江的老路更远票价才13+9=22,人多的话推荐从凯里直接包车过去,和直达班车价格差不多。

食:

一个人出行,也不方便下馆子,好在我是米粉控,最多的时候一天三顿米粉……贵阳的小吃很多,有时间可以慢慢尝,个人喜欢炸土豆块和糯米饭。西江的糍粑可以尝尝。有个疑问是之前一直听说贵州嗜辣,可是我这次感觉无论是街头小店还是在家庭旅馆搭伙都觉得辣度尔尔,就连本地人吃米粉店主也经常会询问要不要辣椒,不象我之前在湖南江西四川店主不管本地外地人都是默认要辣椒的,个中缘故不知有没有了解的同学点解下?宿:一路家庭旅馆,20-40不等

玩:

贵阳市黔灵公园,门票5元,贵阳人民的市民公园,面积很大人很多,可以与大量猕猴亲密接触。不专门推荐,如果有闲去去也可。织金洞门票120+8元景区交通车,学生60+8,研究生证有效。游玩时间2-2.5h。洞内保护工作做的不错,与之前去过的芦笛岩银子岩相比,特色是洞厅宏大(不过这个很难用照片表现)和沉积物种类形态全。小七孔门票55+20元景区交通车,学生25+20,研究生证有效,其余可自由购买的有保险5元,鸳鸯湖船票15/人,天钟洞20,个人觉得这个门票性价比很高,不过听说快要涨价了……景区很大,交通车是必须的。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还很自然,有许多昆虫鸟类;没有阳光直射的卧龙潭颜色很漂亮;鸳鸯湖划船推荐,15元不限时,在碧蓝色的水上行舟,许多黑色豆娘成对飞舞,有童话的感觉;水上森林可以戏水,不过人也多;68级跌水和拉雅瀑布推荐走游览栈道。

苗寨方面,据说平时朗德上寨有门票20,团队的话会有数道拦门酒,我去的那天微雨没有门票也没有拦门酒,西江千户苗寨不用门票。个人以为若非对苗寨很有兴趣的话,去西江一个就够了。西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旅游开发,节假日有歌舞表演,农家乐很多,可是毕竟是个有一千多户的镇子,大部分苗民还是继续他们的农耕生活,保留着纯朴风貌。如果愿意,在此发呆是个不坏的主意,有山有水有田园,再和苗民聊聊天。当汽车驶过山角整个寨子突然出现在眼前,黑压压一片木楼屋顶的气势很是惊艳,西江的夜色也很震撼,村外还有大片的梯田,此行因为时间缘故未能爬上山顶看看梯田成为我最大的遗憾。

普通话在贵州除了极偏僻地区交流基本都不成问题,贵州通行西南官话,会西南官话的应该更轻松。此行中我接触到的贵州人,无论问路的市民、小商贩、车站工作人员、行车同路人,都比较热情淳朴,也给我的贵州印象加分不少。

十一贵州行吃穿住行大全1

十一贵州行吃穿住行大全1

十一贵州行吃穿住行大全1

十一贵州行吃穿住行大全1

相关阅读

贵阳旅游线路推荐

贵阳到贵定音寨“金海雪山”赏花一日游 贵州油菜花旅游

预约电话:0851-6577002 18084358307
122起 儿童价¥110

贵州到新马泰夕阳红10日游 贵阳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预约电话:0851-55189100851-55000391
5000起 儿童价¥4180

贵阳到北海、银滩新常规双气4日游 贵州到广西北海旅游报价

预约电话:0851-6577002 18084358307
290起 儿童价¥238

贵州出发【日韩全景十日游】贵阳到本州/首尔/济州旅游

预约电话:0851-55189100851-55000391
8900起 儿童价¥8880

旅游资讯2018-09-28更新

暑假来临,家长期待火车可“托运儿童”
2018-09-28
徐州航空国际旅行社揭牌...
2018-09-28
澳洲新州为吸引中国游客...
2018-09-28

@2005-2025 闽ICP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