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旅游攻略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解密:水长城缘何如此受游人青睐?
2013-02-28 22:24:00 来源: 客运站

题记:凡走进水长城的人无不为它的奇异风光而惊叹,走出水长城的人都带着满足的笑脸,游过一次的忍不住产生再度重游的欲望,来过多次的人发现这里百看不厌。是什么原因让游客对水长城如此迷恋?解密只需一次亲身体验!

解密:水长城缘何如此受游人青睐?1

塞外江南

塞外江南

在京郊的版图上,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长城、古道、关隘、敌台耸立,小溪、瀑布、泉水、潭水相连,凸峰、峭壁、峡谷、奇石众多。其中,巍峨古朴的黄花城长城令人叹为观止,刚柔相间的水中长城耐人寻味悠长,碧波涟漪的灏明湖使人神清气爽,苍桑古老的明代板栗园令人遐思万千……这就是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水长城旅游区。水长城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特色鲜明。既有江南水乡的优雅风韵,又有塞外北国的壮美风光,可谓集南北风光为一体,融自然人文景观为一身,故有"江南景,塞外风,尽在水长城"的美誉。

解密:水长城缘何如此受游人青睐?2

山间碧玉

听景不如看景

常言道:看景不如听景。对水长城景区而言,则是"听景不如看景"。水长城的"美"不能用语言表达,水长城的"秀"无法用文字描述,景色如诗般动听,像画一样美丽。只有亲临水长城的人才能深切体会--那种"人随山水转,心在画中游"的美妙,"无丝竹之乱,无案牍之劳"的悠然,还有那种"青山醒目、流水静耳"的惬意。

解密:水长城缘何如此受游人青睐?3

诗情画意

解密"粉丝"团

如明星一般,水长城也有自己的"粉丝",而且"粉丝"不计其数地遍布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很多游客在初次游览水长城后总感觉意犹未尽,往往会携亲带友再度重游。他们说每次重游,感受又不一样。水长城百看不厌,越看越有味道。于是越来越多的游客回去后都主动当起了义务"宣传员",乐此不疲地向家人、朋友介绍水长城的美景。

在2009年景区开展的千人问卷调查中,通过对游客了解水长城的方式,水长城吸引力因素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游客了解水长城的方式50%以上靠亲友介绍,在问到是什么吸引你到水长城旅游时,80%的人选择了"美丽景色"。此外,通过调查还发现,二次及以上来水长城的游人占到25%,认为值得再来或值得介绍朋友过来的占90%以上。由此可见水长城的神奇魅力,水长城缘何受游人青睐的答案已经明了。

解密:水长城缘何如此受游人青睐?4

物华诗境

"铁杆朋友"的心声

水长城也有很多"铁杆朋友",诸如合作多年的神舟国旅负责人说:"我们旅行社年年都往水长城发团,很多游客在游览完水长城后,都称赞我们为他们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旅游地。还有很多市民主动找上门来,点名要去水长城,所以我们几乎每周都有去水长城的团。"还有不少旅行社除了自己发团外,还把水长城介绍给了本地乃至外地同行。一些单位团体也纷纷将出游目标锁定水长城。

外宾也钟情

钟情水长城的游客不止国内游客,还有很多国外游客。其中北京京西学校(全部为外籍人士子女)连续7年来水长城开展夏令营活动。学校负责人认为,水长城生态环境好,可以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水长城的长城文化又可以让外国孩子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水长城也吸引了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多次前来篝火露营,体验野外生存的乐趣。

华美转身

几年来,水长城旅游区依托山水长城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景区发展为国家3A级景区。从"久藏深闺"到业界"新星",成长速度之快令人称奇。"天上灵霄殿,人间水长城",独具魅力的水长城,与灵霄殿争风,与天堂媲美,实现从百年历史遗迹到旅游度假胜地的华美转身,"水长城"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

古城敌台入云端,一泓碧水抱城垣;古栗根深枝叶茂,水城山色一洞天。水长城旅游区以它那古朴的情怀、独有的魅力,迎接四方友人、八方来客!

相关阅读

北京旅游线路推荐

【北京到山东旅游】济南 曲阜 泰山观日出(双动四日)

预约电话:010-63367113010-831272280
1430起 儿童价¥1280

【北京到山东旅游】青岛、烟台、蓬莱、威海(动卧五日)

预约电话:010-63367113010-831272280
1470起 儿童价¥1320

【北京到华东旅游】苏沪杭《奢华之旅》、西栅、登东方明珠塔五日

预约电话:010-63367113010-831272280
3199起 儿童价¥2850

呼伦贝尔、满洲里、大铁桥生态园双卧六日<北京到内蒙古旅游>

预约电话:010-83127128
2900起 儿童价¥2700

旅游资讯2018-09-28更新

暑假来临,家长期待火车可“托运儿童”
2018-09-28
徐州航空国际旅行社揭牌...
2018-09-28
澳洲新州为吸引中国游客...
2018-09-28

@2005-2025 闽ICP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