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气候百科

干岛效应

干岛效应与热岛效应通常是相伴存在的。由于城市的主体为连片的钢筋水泥筑就的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落地面的水份大部份都经人工铺设的管道排至他处,形成径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而平时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就难以像其他自然区域一样,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获得持续的水份补给。这样,城市空气中的水分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干岛"。
目录
1 定义干岛效应
2 示例
3 专家看法
干岛效应 - 定义

与热岛效应通常是相伴存在的。由于城市的主体为连片的钢筋水泥筑就的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落地面的水份大部分都经人工铺设的管道排至他处,形成径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而平时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就难以像其他自然区域一样,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获得持续的水份补给。这样,城市空气中的水分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干岛”。

干岛效应 - 示例

干岛效应 - 专家看法

气候专家认为,城区钢筋水泥的建筑物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高,市区全是水泥路面的“天下”,很难有土壤地皮的位置,水面积也十分有限,城区的热岛效应已十分明显。市区与远郊的年平均气温已相差1.5℃至1.6℃,城乡温度差在秋冬季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城区相对气温较高,夜间辐射降温的程度不足,就较难形成大雾。  此外,上海城区还有一个“知名度不及热岛效应”的“干岛效应”。城区密密的水泥路面阻断了空气中水汽的循环,地面难以多量地吸收水分,也就不能大量地释放水分,所以城区的空气水分含量相对郊区要低,空气相对较干。没有充分的水汽条件,也较难形成大雾。

天气资讯2025-10-11更新

大暴雨与雷暴大风来袭,多地降雨持续,需加强防范
2025-10-11 17:42:58
北京结束本轮降雨,创10月上旬降水量历史记录
2025-10-11 16:41:29
气候异常!北方寒冷破纪录,南方高温持续
2025-10-11 16:32:31
“桦加沙”升级全球风王,明日起粤琼桂迎强风暴雨考验
2025-09-23 11:19:41

@2005-2018 闽ICP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