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14岁小驴友小温,在和母亲等7人一起穿越莒溪大峡谷的过程中,与母亲分队前进,孩子与母亲的一位男性朋友同行后失踪,经过200多人近50个小时的搜救,只发现孩子的一只鞋。
昨天,搜救进入第三天,来自温州、丽水、义乌、杭州、上海等地的搜救队伍不断加入,20多支救援队对大峡谷进行了全方位搜寻,当地特警也加入进来。
但遗憾的是,截至今天凌晨记者发稿,孩子依然没有找到。
专业水底救援队搜寻20多个水潭一无所获
温州山地救援中心队员杨邦革是昨天搜救工作的总调度员,“地面上我们来来回回搜救了不下十遍,现在还有一个可能,是孩子被冲到了水里。”
因为前天曾在水潭里发现孩子的一只鞋,昨天的搜救重点放在了水潭上。几支专业的水底救援队对大峡谷内的20多个水潭,逐个进行了水下搜寻,结果仍一无所获,基本排除了小温被水下大石压住的可能。
这次穿越,是妈妈送给孩子的毕业礼物
对于这只拖鞋,许多搜救队员指出,不应该让孩子穿这样的鞋子进行穿越。但小温的阿姨说,孩子是特意穿的,“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双鞋子。”
小温的另一位亲属向记者证实,母子俩确实几乎没户外探险的经验,而且孩子在七八岁时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这几年虽然也参加一些锻炼,但大多是爬爬山之类的。
大约一个月前,小温母亲在户外探险网站上,看到了这次穿越活动的帖子,便和以前的同事、好友徐某一起报名,他也就是最后和小温同行的那名男驴友。
上周五,小温参加完小升初考试,隔天就参加了这次穿越活动,由于不准备过夜,大家只带了食物、手电筒及绳索等简易工具。
“这次穿越,是妈妈送给儿子的小学毕业礼物。”小温的阿姨说。
孩子不太可能自行走到发现鞋子的水潭
除了水潭外,其他区域的搜救也在继续。和前两天不同,昨天的搜救工作分区块进行。以孩子的失踪地点为中心,搜救的直径范围从之前的2公里扩大到了5公里。
搜救队员告诉记者,发现鞋子的地方,距离徐某所说的孩子所在峭壁,有大约3小时的路程,不远就是莒溪社区,附近经常有村民经过,如果小温已经自行走到了那里,他肯定不会失踪。
另外,如果孩子在峭壁附近就遗失了鞋子,按照地形,也不可能漂到发现鞋子的水潭。
母子分开之初,两队人还能互相看见
之前搜救队员曾告诉记者,小温和母亲是在第二次分队时走散的,昨天经过再次核实,情况有出入。
小温的阿姨说,母子俩开始穿越后不久,遇到了一个水库,“孩子选择穿着救生衣,和其他四人游过水库,妈妈和其他三人不会游泳,只能走山路。”
最初,两队人还能互相看见,也能通过喊话交流,“她当时觉得,和儿子分开不会很久。”小温的阿姨说,孩子的母亲对地形不熟,对困难也估计不足,“没想到过了水库后,两队走的路不同,被迫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