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季以来,内蒙古呼伦湖周边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多,气温偏低,蒸发量较小,呼伦湖水位和水域面积均较去年有所增加。湖水的丰沛,使得呼伦湖更加美丽,成为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入汛以来(6月1日至7月24日),内蒙古呼伦贝尔降水频繁,呈现出范围广、连续性强等特点,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65.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5.8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值第二多。
2012年冬季持续低温多雪天气,今年春季呼伦湖湖面解冻时间晚于历年,到4月末气温骤升,积雪迅速融化。降水偏多,地表径流的增加,地表蒸发量也小于历年同期值。这些因素使得内蒙古的第一大淡水湖呼伦的湖水源补给和蓄水量明显增加。
从卫星遥感监测资料显示,近10年呼伦湖水域面积呈逐年减小趋势,2004-2005年水域面积急剧下降,2005年后减小趋势趋缓,但仍持续萎缩趋势。2013年6月呼伦湖水域面积达1817.21平方公里,较2012年10月增加约33.5平方公里,是近几年水域面积首次出现明显回升。
同时,呼伦湖水位上升趋势也非常明显。监测显示,2013年5月呼伦湖水位为540.26米,6月为540.37米,较去年10月上涨约40厘米。
水域面积的扩张,水位的上升,使得呼伦湖更加美丽。盛夏季节气候宜人,正是旅游旺季。来这里旅游,不但可以观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品尝到数百种鱼虾做成的美味佳肴。不过,呼伦湖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很大,即使在盛夏,游客们也必须备足长袖衣物。(文/郭敏)
小知识:
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由于近些年气候干旱等原因,湖体水位持续下降,导致湿地萎缩,湖区生态环境退化。呼伦湖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区域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