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节也分为入梅和出梅,2014年梅雨季节大概在什么时候呢?小编下面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
入梅和出梅,也称入霉和出霉。“入梅”,是指梅雨季节的开始,“出梅”,是指梅雨季节的结束。梅季的确定,是根据我国习惯,用“干支纪日”推算的。入梅,在“芒种”起,第一个“丙”日,用的是干支纪日的天干;出梅,是在“小暑”起第一个“未”日,用的是干支纪日的地支。 所以,要计算入梅和出梅的日期,首先要找出芒种和小暑的纪日干支,才能够推测出来。我们不难推测出今年的入梅和出梅日期。2014年入梅是2014年6月14号,农历五月十七日,丙辰日;出梅是在2014年7月11号,农历六月十五日,癸未日。
梅雨季节防"湿"保健
梅雨季节,雨水成灾,湿气太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梅雨季节人的脾胃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造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而且还常常会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等“湿邪中阻”现象。为了避免湿气的侵袭,防湿保健是关键。
避免外湿。梅雨季节天气变化很快,我们应该随时带有雨伞,避免被雨淋湿,导致湿气入体,引起感冒。阴雨天不要开窗,等到天晴后再开窗,祛除湿气。
劳逸结合。过度疲劳不仅会导致死亡,而且梅雨季节时会导致湿邪乘虚而入。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加入一些运动,帮助消化。
合理饮食。梅雨季节湿气重,我们应当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用食疗的办法来保护我们的脾胃不受湿气侵害。如扁豆、薏仁、冬瓜等。
现在大家对梅雨季节有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呢!对于梅雨季节的到来,大家知道如何去防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