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地震为何伤害如此大
昨天鲁甸发生6.5级强震。震灾已造成398人遇难,3人失踪、1801人受伤,看到这一个数目简直是触目惊心,鲁甸地震为何伤害如此大?造成如此危害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小编我一样的疑问,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查找一下原因。
一.震源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
震源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地震可按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浅源地震,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释放的地震能量占总释放能量的85%。
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内的占多数,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李飞介绍,鲁甸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公里,属于浅源地震,伤害性较大。
二.人口太密,灾区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两倍
鲁甸东北与昭阳区接界,东南与贵州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境内平均海拔1917米,是个农业县。全县共9乡3镇、80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有着汉、回、彝、苗等14个民族。2010年末,全县总计114879户。
同时,鲁甸是国家级贫困县,现有人口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9万人,有富余劳动力10.8万人,而全县贫困人口达15万人之多,形成了鲁甸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贫困并存的现状。
三.房屋太差,多为土坯、砖混房 不抗震
鲁甸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平,地貌错综复杂。农村房屋普遍未经抗震设防。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鲁甸县龙头山镇,处于昭通——鲁甸断裂带,震区2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有5级以上地震记录44次,去年震区100公里范围内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
四.正值雨季 易引发自然灾害天气恶劣
由于当地目前正值雨季,天气情况较差。而且当地山高坡陡,地势较复杂,易引发自然灾害。
鲁甸地震为何伤害如此大原因总结:震源浅,深度只有12千米,属浅源地震;灾区人口密集(265人/平方千米);灾区房屋抗震性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