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此,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不禁让大家关注起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土司遗址申遗成功的详细情况。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2015年7月4日下午,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项目,通过正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表决,成为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
“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这一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
中国土司遗址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
这次土司遗址申遗成功的三处遗址为中国规模较大、格局完整、遗存丰富且最具价值特征代表性的土司城遗址。至今,这些遗产所在地的居民仍传承着各自典型的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
土司遗址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美感,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当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和管理体系,从而了解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此外,土司遗址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入选世界遗产能够让世界更加了解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
本次联合申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土司遗址突出的普遍价值
土司制度文化遗存包括土司城寨、官署、庄园、墓葬等多种类型。本次申报的老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海龙屯遗址,反映了土司制度作用下特殊的山地城堡式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特征,一方面保持了中国西南地区山地聚落典型的因地制宜、随形就势的整体布局、以及当地的传统聚落及建筑营造工艺,如各功能的建筑组团结合台地分层布局、具有精密设计的大型排水系统等。
另一方面,三处遗址均建设了系统的城墙等围护和防御性体系,聚落的核心位置均特别建造了布局严整、轴线对称、具有中央官式规制和建造工艺的大型行政建筑组群(俗称“衙署区”),成为土司拥有中央授权的统治身份的突出象征。三处土司遗址的共性特征与整体关联,共同体现出土司统治地区在本土原有社会文化基础上,因土司制度“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而推动的族群间价值观交流、独特的社会秩序和组织管理模式,以及树立的统一国家认同。
2.土司遗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中国现存土司遗存百余处,中国学者对它们的类型、规模、价值内涵、学术基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遴选出最具价值特征代表性,同时相互间的整体组合又可共同体现土司职级体系、土司管理特点等社会文化完整背景以及土司所处地理环境特征的的三处土司遗址,构成系列遗产进行申报。
通过以上的介绍的,大家对土司遗址申遗成功的情况应该有所了解了。对此,身边的朋友不清楚的话就可以互相普及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