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顺土司城是中国古溪州彭氏土司的治所,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1995年至今,湖南省考古所先后3次对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证实,彭氏世袭溪州刺史(元朝改为土司)始于公元910年,止于公元1727年清“改土归流”,世袭二十七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元、明、清9个封建王朝,历时818年;初期辖二十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地。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么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在哪里呢?
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在哪里
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是中国湘西边城,与沱江的柔媚水色、古镇王村的绚丽山光相比,大山深处隐藏着的逍遥王城永顺老司别具沧桑和厚重之美。一步步依山而入,时光彷佛也在倒流,亭台楼阁掩映于翠竹碧草之间,雕刻着质朴铭文和美丽花纹的残石干净而纯粹地躺在深山中。当这座曾辉煌了800余年的土家族土司王城终于清晰出现在眼前时,观者无不受到震撼,尽管它一副遗世而独立的姿态。
海龙屯土司遗址位于遵义老城北约30里的龙岩山东麓,始建于1257年,毁于1600年。遗址所在山峰相对高度约350米,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险要,如今周长约6公里的环囤城墙尚存,囤东铜柱、铁柱、飞虎、飞龙、朝天、飞凤六关,囤西后关、西关、万安三关依然屹立。囤顶平阔,囤内遗有“老王宫”和“新王宫”两组重要建筑基址,面积均在2万平方米左右,此外尚有金银库、四角亭、采石场、校场坝、环囤马道和敌楼等遗迹。
土司遗址核心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分布宫殿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八大功能区;布局合理,建筑精巧,功能完善,祖师殿、玉皇阁、文昌阁、土王祠、子孙永享牌坊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土司墓葬群、古街道、古城墙、遗址排水系统、碧花山庄、德政碑、钓鱼台、观猎台、练兵场等历史遗迹丰富。老司城既是静止的文物,又是活着的文化。据统计,土家族十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家毛古斯舞、酉水船工号子。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申报成功,表明“土司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中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各成员国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权威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土司遗产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现存的主要遗址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本次申遗的“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三处遗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位于土司地区与中央政权主体地区地理和文化最前沿的交汇地带,属典型的多族群文化复合区域,是中国土司遗产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