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解禁”年,全国一批4A级以上景区宣布涨价或即将涨价。那么,国内景区酝酿涨价的情况是怎样的,这是大家需要进行详细的关注的问题。对此,趁此机会,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国内景区酝酿涨价的情况。
国内景区酝酿涨价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
供需关系决定市场价格,这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经济学常识。景区涨价,背后体现的正是供需关系。供需关系中有季节原因,比如海岛游适合夏季,稻城之类的景区适合秋季等等。但季节气候并不是主因,因为事实是,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五一还是十一,也无论景区天南地北,只要是法定节假日,人头攒动,酒店爆满就是家常便饭。
由于我国的休假制度尚以法定节假日为绝对主力,在法定节假日集中出行,各大景区人山人海,人满为患的新闻已经是每年小长假、黄金周的媒体必备头条。景区排队半小时上厕所,古镇不见石桥只见人头等等新闻恐怕人人都能记起几条。这种休假模式将大量需求集中在极少的几个时间窗口释放,决定了假期人多、费用高、体验不好的现状。所幸,这种休假模式也正在经历改革,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年假开始占据一定的位置。
但是,这种涨价趋势毕竟也体现了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来自市场需求的支持。如何将需求方面的激励演变为进一步改良旅游业内在秩序和游客体验的资源加以利用,才是提高门票这一举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只涨价而不提升景区环境和相关服务,那么请别忘了,出境游这几年可是在蓬勃发展着,海南岛败给新马泰这一实例也许能带来一些居安思危的意识。
据了解,涨价并不与所谓的政策“解禁”有关,也不是国庆旺季到来前的恶意涨价,而是与饲料成本、员工成本、运营成本还有近年来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新项目开发等投入加大有关。另外,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虽然价格涨了,但是景区内的很多项目不再收费,包括文艺演出等,实际上让门票更加 “超值”。
国内景区酝酿涨价,至于涨价的原因,四川碧峰峡野生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解释,涨价并不与所谓的政策“解禁”有关,也不是国庆旺季到来前的恶意涨价,而是“与饲料成本、员工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新项目开发等投入加大有关”。该负责人认为,虽然价格涨了,但是景区内的很多项目不再收费,包括文艺演出等,实际上让门票更加“超值”。
桂林荔浦银子岩景区负责人则表示,涨价是因为近年来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
湖北利川大水井景区负责人称,近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投资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停车场等,导致成本增加。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国内景区酝酿涨价的详细情况应该都清楚了,对此,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