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党组书记李冀东在接受世界旅游组织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关于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关注下。
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
李冀东介绍,新疆冰川旅游十几年收入不到10亿元,但是冰川崩塌、消融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算的。“十三五”期间,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将建议相关旅游设施逐步变为远观冰川的度假区,从一带一路意义讲,自治区旅游局倡议天山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宣言:“为了我们地球、为了我们的生命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共同拒绝冰川旅游。”
科学刊物《自然·地球科学》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1960年以来,中亚地区山脉冰川快速融化,速度高于全球高山冰川融化平均速度4倍,因气候变化气温上升将导致天山的冰川面积在2050年时减少一半。
有研究显示,在1970年至1980年间,天山冰川的融化速度大大加快。而根据气候模式预期,未来十年内,在长达1500公里的天山山脉气候变暖将会加快,由此预期将加剧天山的冰川融化。如果在2021年至2050年气候升温2摄氏度,就意味着到本世纪中叶,天山将减少一半的冰川体积。
一直以来,冰川被誉为“固体水库”,它对河川径流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尤其在新疆,这个世界三大极端干旱区之一,水资源主要依托于冰雪融水。数据显示,新疆冰川融水占地表径流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天山南北广袤绿洲最重要的水源保障。而早年间,除了调节生态外,人们曾尝试开发冰川作为旅游资源的用途。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飞腾在去年就冰川旅游接受《新疆日报》采访时称,冰川旅游是伴随着冰川学的研究而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登山、探险、朝圣活动,发展于20世纪的大众观光旅游,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休闲体验旅游活动。而在我国,现代冰川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西部登山科考和冰川资源的大规模考察活动。
在以上的介绍下,大家对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的详细情况应该都清楚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