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应注意哪些?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习俗,而吃粽子也是有讲究的。专家建议要注意吃的时间、分量、以及与其他食物搭配吃等问题。此外,有些人最好不要吃或少吃粽子。
※怎样吃粽子才符合养生健康※
● 不宜把粽子当早餐吃:食物的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早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处于低谷状态,若一大早就吃粽子,粽子是糯米做的,不容易消化,停留在胃里的时间更长,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
●不宜临睡前吃粽子:睡眠时的胃肠道消化功能也处于低谷,不宜食不容易消化的粽子。●每次吃粽子,尽量少吃一点,建议选择小的粽子和清淡一点的粽子。
●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以帮助消化。
※不宜吃或少吃粽子的人群※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可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粽子的含糖量和脂肪量都很高,吃时如果不加节制,可使血糖迅速升高,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