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端午问答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端午节有什么禁忌

2016-05-09 14:11:48 来源: 客运站 信用卡快速申请

  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朋友对端午节有什么禁忌尤为关注。对此,关于端午节有什么禁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端午节有什么禁忌

  1.忌吃娘家粽子

  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否则,就会倒大霉。有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2.忌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3.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4.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端午节禁忌总结

  1、端午节毒气伤人,需要插艾桃、挂菖莆、喝洒雄黄酒等,以驱毒避邪。

  2、端午节祭祀悲伤,需要结伴郊游,或与家人团聚,以调节身心健康。

  3、端午节邪毒伤身,需要严禁房事,女子归宁父母,是最好的避灾方法。

端午节有什么禁忌1

  端午节的传说之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通过客运小编的介绍,大家对端午节有什么禁忌,想必都清楚了,对此,希望大家要注意下。


上一篇 : 2016年端午节有假吗 下一篇 : 端午节有什么忌讳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