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法定节日。对于中秋节什么时候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有很多朋友并不了解。对此,关于中秋节什么时候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下面,小编为大家解答。
中秋节什么时候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答案:从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中秋节放几天假
2016年9月15日至9月17日,放假3天;
2016年9月15日(星期四,农历中秋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6年9月17日(星期六)公休,9月1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9月16日(星期五);
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
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在客运小编的介绍下,大家对中秋节什么时候成为国家法定节日应该都清楚了,小编预祝大家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