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公交受“问题钱币”困扰
公交车,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向来备受关注,公交车现象折射出的不只是司机和乘务员的文明程度,更是我们广大乘客自身的行为规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公交车上的不文明现象却屡见不鲜,尤其是无人售票公交车多年来一直遭遇“问题钱币”困扰。
公交司机:我们防不胜防
38路公交车司机鲁师傅无奈地对记者说道:“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投假币、残币的情况,少则一两元,多则3-5元。假币主要是游戏币,还有澳币、假硬币等,不仅是年轻人,中年人也不在少数。”1路公交车司机汪师傅告诉记者,公司规定司乘人员在工作时不允许接触票款,有的乘客就利用客流高峰或夜晚车厢内灯光昏暗,投残币、假币,有时用眼睛很难分辨真假。“有的一元钱被撕成两半分两次使用,有的用游戏币冒充一元硬币,甚至还有玩具币,客多的时候也有人从后门挤上车来逃票,司机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对此,不少公交车司机表示防不胜防。
市公交总公司:一年损失2万
从常德公交总公司票务中心处获知,常德市从1996年开通无人售票公交车以来,现在共有6条线路66辆无人售票车。“基本上每年都有2万元左右的假币、残币损失,刚统计出的今年3月份就有近700元的损失。”票务中心杨主任表示,这种现象破坏了正常的公交秩序,同时给公交公司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影响驾驶员的积极性,公司最近又在加强司机们对假币的辨别学习,但改善此类情况的根本还在于乘客们的自觉与诚信 。对此,公交公司呼吁,希望广大市民乘车时,诚信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