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运专题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黑龙山—火山地质观光区游玩详细攻略

2013-01-20 17:55:52 来源: 客运站

  黑 龙 山-新期火山地质观光区 黑龙山是新期火山地质观光区,这里有雄浑、壮丽与震撼,有小巧、娟秀与精美,更有宽广、幽深与宁静。区域内新期火山喷发裸露熔岩台地浩瀚无垠、十分壮观;各种微地貌景观造型奇绝,岩流、峡谷、泉、湖、洞穴非常典型完美。黑龙山和火烧山保存了世界上最典型的休眠火山地质的全貌,景区面积50余平方公里。

  石龙台地 火山杨 黑龙山喷发时,大股的岩浆像一条红色巨龙沿着远古乌德林湖床咆哮着翻腾着倾泻而下。巨龙的边缘有许多分支,形成小股岩流,有的像巨蟒匍匐于地,有的像爬虫翘首向前。石龙上还有一种独特的火山景观叫龙岩霜塔。隆冬时节,台地因地热而雾气升腾,遇到零下严寒,即刻凝结成如玉霜花。雾气不断蒸腾,霜花不断凝结,层层堆砌,错落有致,似塔如锥傲然挺立。

  眼前这些袖珍杨树,就是火山杨,是新期火山植物的标志。树龄一般都有几十年或上百年,艰难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它的顽强,生存的方式让人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悲壮感。在毁灭与创生之间,火山杨歌颂了生命。

  五彩沙滩当年火山爆发腾空而起上的火山灰像沙尘暴一样随着风向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散落在岩流周围,其中有火山砾、火山渣、火山弹,黑龙山的南坡被黑色的火山砾所覆盖,山脚下分布着大片的青灰色、黄褐色火山灰,质量很轻,像泡沫一样,局部有红色、紫色、白色、灰黑色,厚度多数在5米左右,走在上面就像踩在彩色沙滩上的感觉一样,真是天公杰作。

  将军石 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1980年从黑龙山巅下山路过此地,坐在这块石阶旁休息,诗意油然而生,随口吟到:五池十四山,地火冲云天,石龙舞石海,群山立水间!此壁雕是仿张将军的手迹,它和黑山飞雪,石海生灵、白水萦石龙,风吹铁浪生等石刻组成了黑龙山的熔岩石刻人文景观,令人心驰神往。

  火口地下森林 眼前这个深陷在悬崖峭壁中的森林叫火口森林。它是黑龙山的副火山口一个典型的爆裂火口,深约30米,直径近八十米。虽然它与山巅火口是同时爆发形成的,奇怪的是里面却长着茂密的森林。火口四面绝壁,呈圆筒状,周边岩壁松动,但却从来没有塌陷,游人是很难进入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旅游者下谷观光。你们看,下面正南正北,相对存在一个水洞、一个旱洞。火口森林内,林涛隐隐,野兔、石蛇、蛙虫小鸟相处和谐,蕨类生于内壁,如一盆盆翡翠,倒挂在绝壁上。

  览胜峰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1719年黑龙山爆发前,远古湖泊北海眼的湖中央。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真正看到五池十四山的全貌。正像诗人所形容:鬼斧神雕夺天工,五湖巧串十四峰。地神发威一抖擞,喷岩吐火石海凝只是地球打了一个喷嚏,山河重新改造出现了火口与石海,请朋友们随我确认一下五池十四山、三处远古地质遗迹和北海眼湖泊遗迹。

  山巅火口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山巅火口,我们从火口森林到这里恰是围绕它走了半周。这巨大的漏斗状火山口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直径350米,深145米。这个火山口边缘南北两侧高,东西两侧低,火口内危石耸立,边缘上及外坡铺满了浮石、岩渣、火山弹。站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山崩地裂、浓烟滚滚的大地震。据满文档案记载,黑龙山喷发时间是1719年,持续一年零二个月,向康熙皇帝的奏折中写到:十二月五日讷谟尔河北三十里乌云和尔冬吉山地方,地下飞出石块、火,声鸣如雷,察得飞腾之石大若牛只,亦有碎石块落至原地,亦落四周,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观测记录详细记载了喷发过程。五大连池的微地貌与日本的富士山、意大利的威苏威火山,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相比,类型齐全、组合巧妙,奇异多彩,山、水、泉、石、洞,一应俱全。

  火山垣-火口圆梦围绕火山口的环形垣体就叫火山垣,环一次火口,圆一个梦想,是火山垣观赏带对朋友们的馈赠。火山垣南北各600米,正合中国民间六六大顺、百依百顺之意,非常吉祥。据当地老人讲,不仅当地人痴迷仙人山火口圆梦,就连远在他乡的各族人民也都跋山涉水来到上通天,下入地的神秘火口来圆梦。我们不妨也按当地习俗,面向火口为自己和家人许个愿,相信它一定会实现。

  岩浆溢出口眼前的这个沟谷是熔岩塌陷,从断裂崖下看到的洞口是个与山顶相连的熔岩暗道,表明岩浆是从这里流出。沟谷是因为岩浆下溢时所产生的淘蚀作用而形成,谷底堆积着石龙岩。过山蕨在石峰上生长,结着红红的果实,是特殊的古生代蕨类植物;谷北露出层层的岩渣和副火山。这个谷底也曾发生过小爆发,因此这里既是岩浆溢出口也是爆裂小火口。

  地质剖面为了证明黑龙山多次喷发和岩浆流淌的过程,火山在这里留下了地质解剖层面。我们数一下,基本是六层,层层叠落,告诉我们有六次大的火山喷发,即:爆发→流淌→冷凝→再爆发→再冷凝

  仙女宫前面熔岩塌陷所暴露出的洞口,是个典型的熔岩遂道。仙女宫是岩浆在流动过程中裹进了空气而形成,这个熔洞没有被开发的还有二层冰凌洞和无数分洞,一个长188米,一个长215米,下层洞宽4-10m,高3-7m,4°左右缓坡,并有1m多厚冰层,凹凸不平,挂满熔岩钟乳,十分迷人。上面洞穴中有一个宽20米的,高5米的大厅和一线天窗,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洞壁上有一幅幅形神兼备的图案,洞顶上低垂下来的是一簇簇小小熔岩钟乳;夏季,洞内外温差20℃左右。

  石海南有石林,北有石海,这是中国两块地质景观名牌。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石海是层状玄武岩地貌,是岩浆排山倒海推移运动的产物。五大连池最奇绝的景观之一,就是石海,是青灰色玄武岩的海,与蓝天相连凝固的海。远远望去,翻花熔岩组成的大海,波浪起伏,浩浩泱泱,仿佛还能听到那海面上的怒涛隐隐,浪声阵阵。它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不仅国内独有,在世界上也属一绝。诗人感慨的说:岩花石海伴苍台,妙景天成难剪裁。知晓连池奇绝貌,世人应悔不曾来。 科学家把五大连池比喻成 打开的火山教科书,那么石海就是最精彩的一页。

  这些新期熔岩,可以分两种类型,结壳熔岩和翻花熔岩。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右面高出石海的景观是火山爆发时先期岩浆因表面冷却凝固的早,结成几十厘米的硬表壳,在后期岩浆运动中,由于流动挤压而变形,形成了高出地面几米或十几米的渣状堆积物,叫做前缘陡坎。岩流分前中后三部分,后部是岩流上游区,进而大面积翻转破碎,过渡为中部区继续推挤,向前运动形成了后浪推前浪的凝固熔岩。形成石海的另一个状态是未凝固的熔岩呈沸腾状而破碎,形成大片的渣滓状熔岩,微有胶结,十分脆弱,但嶙峋怪异锋利无比,石海中浪花状的是翻花熔岩,而形成波纹状的是绳状熔岩。一些岩浆由于流动滞缓,在张力下呈圆弧形而冷凝,又出现旋涡状熔岩,所以石海能够有动有静,有波涛、有旋涡,是和熔岩流不同冷凝作用分不开的。

  桦林幽境 蔽日遮天桦树林,天然幽静世难寻。青苔铺底描芳景,啼鸟欢歌放谷音。串串冬青高挂树,纷纷叶片奏鸣琴。这是一首赞美这片桦林幽静的诗。在石海中偶然出现的这座绿岛,是新期火山在古老湖泊中爆发时留下的一处白垩纪远古岛屿,称为地质天窗。这片桦树林恬静而迷人,白色的树干,翠绿的叶片和湛蓝的天空形成一幅天然的风景画卷,仿佛似一群美少女随风起舞婀娜多姿。使人百看不厌。脚下青软的垂枝藓、红花鹿蹄草及白色风铃飘逸的铃兰铺成的缤纷地毯伸向远方,红果累累的接骨木、佛头花、忍冬,把白桦林装扮得色彩斑斓,春天的翠绿与乳白,秋天的彩色缤纷,使人眼花缭乱。进入隆冬,白桦、白雪、火红的冬青,浓郁的草木芳香令人陶醉,这里也是画家和诗人最为钟爱的地方。

  熔岩石河黑龙山喷发的岩浆,自溢出口起点,流经四公里,呼啸着向火烧山奔去,这里是熔岩石河的最佳观光点。熔岩流在向前延伸的过程中沿古湖床低洼处运移,眼前这条渠道位于整个熔岩流的中线。当火山喷发停止后,便形成了一条熔岩河道。想当年火山怒吼之时,火红的岩流奔腾咆哮,一泄百里。石河是由两种微地貌组成:河畔是长满火山杨的石龙台地,像平坦的河岸;河道是汹涌的翻花熔岩,像滚滚的波涛顺流而下,它是石海的分支,是静与动相间的火山生态艺术展示。

  台地石花园 从这里开始,进入长约6公里的台地石花园。一簇簇一团团珍稀濒危的植物就是火山石花,学名石蕊,是历经200多年的地衣植物。它具有耐旱抗寒的特征,与火山青苔一样,被阳光晒干后,遇到水则顿时绽绿。

  火烧山火烧山喷发于1721年,属于破裂型套叠式火山锥群,山形两半,标高389米、锥体高度73米,有南北两个溢出口,南部宽100米,北部宽45米,火口壁由集块岩组成,外坡布满浮石和火山砾;火山口宽阔,直径370米,深70米,坡体浮石满山。浮石地质称玄武浮岩,多为紫色、褐色、呈蜂窝状,质轻可以漂浮于水面,形成原因是火山岩浆湖汽体丰富,岩浆在气体释放作用下气孔多而轻呈块状抛出而落于锥体上。火烧山也被旅游者戏说为一座能够漂浮在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火山。另有数个岩渣丘副火山,在东南底部有波纹状圆形火山熄灭口,锥体悬崖陡峭、危石横陈;火口底部较平坦,熔岩饼、火山弹等抛出物四处可见;火山丘和多个爆发坑说明当时火口喉管被阻又发生爆裂,后期爆发是以气体喷出而爆裂,是十四座火山中唯一的一个巨型火山大峡谷爆裂坑。练石巨釜半缺残,娲母补天圣迹鲜。余剩穹浆穿府泻,神锅化作火烧山。这首诗写出了火烧山的神奇。火烧山有南北两个巨大的岩浆溢道,在北隘口处,有一条长达三百多米的刀劈峡,是火烧山大峡谷的咽喉部,它立陡险峻,石壁遮日,很难攀爬,是五大连池独有的火山峡谷风光。

  桦林沸泉 白桦林边的这个古泉不断有重碳酸气体冒出,翻滚沸腾,响声不断,所以叫桦林沸泉,经实践证明,此泉对胃肠病等有特殊疗效。这里的泉水,和开水一样可以直接冲开鸡蛋水。

  抗联遗址 泥疗圣地 这里是6000万年前泥沙岩地貌上的白桦林,右面是矿泥区,火烧山的矿泉泥受不到丝毫污染,在远古地下矿泉浸泡下,在磁化矿化众多因素下生成,与翻花泉矿泥区并称泥泉两姊妹。它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是和磁疗、洗疗同等重要的一种自然疗法。这里是当年抗日联军的根据地旧址,现在保存着完整的暗堡、地道和宿营地。熔岩石堆砌的宿营地内至今还可以找到弹壳,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就曾带领抗联三支队战士在这里与日军鏖战。战士们有时一个月才能吃到一顿饱饭,渴饮山泉冰雪、饥食山菜野果,熔岩台地上处处留下了华夏儿女争取独立解放的足迹和可歌可泣的故事。

  石猿 石熊 这里是火山熔岩动物园,天然塑造的动物们形态逼真,趣味盎然。看,这是石猿,多像北京猿人呀,它就是火山运动历史的见证物,仿佛还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火山喷发的壮观场景。还有石熊、石骆驼。

  喷气锥 喷气碟台地上高低错落形如黑色宝塔的奇异熔岩凝结体,就是全球罕见的火山珍品喷气锥。世界上很多地质科学家只在书本上看到过它的形状和理论成因,而能到五大连池来亲眼目睹这一奇观则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你看它们由一层层的乳状熔岩堆积而成,里面又是钟乳状的空心,形似宝塔,真是天工造化,世间一绝。喷气锥也叫熔岩锥,它的形成是由于火山喷发时,冷凝的熔岩下部存在湖泊和地表水,水在高温条件下迅速汽化,底部熔于岩浆之中,致使岩浆内压力聚然增大,大量带有气体的岩浆沿断裂处外溢,当未凝固的熔岩覆盖其上时,气体冲破岩浆溢出,每溢出一股气泡,挟带一股熔岩翻出,气体间歇溢出,熔岩就层层迭起,往往由十几层、二十几层重叠形成喷气锥。在喷气锥体的内壁上,布满着岩浆喷发时产生的条纹或棘状构造,一道道精美纹饰,像壁画,又像浮雕。

  喷气碟是喷气锥的雏形,地质上也叫喷气坑,堆积不高,但它的喷气口大,表面光滑,黑亮圆平的边缘裸露着原始的颜色,像传说中的飞碟。有的喷气碟里面顽强的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花草和树木。

上一篇 : 鼓浪屿旅游攻略 不得不去的八大地方 下一篇 : 扬州瘦西湖游玩全攻略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