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再度背上行囊继续我独身的驴行生活。这次我游走的地方是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由于准备的时间相对比较仓促,以及考虑到毕竟两年前上天对四川的重创等诸多原因,因此我的活动范围一直都停留在成都周边,而其他的一些知名旅游景点只能留待日后有机会再行安排了。
总体来说,这次的旅程也是比较满足和满意的,至少可以用不枉此行这个成语来形容这一段旅程。对于这次的驴行,或许可以用一些关键词来对进行回顾和总结。
交通:虽然在出发前,已经通过当今最先进的工具——网络,对相关的地图、交通线路、车次等等作了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在整个旅途的过程中,交通问题还是让我吃尽了苦头。尤其是我下飞机后当天前往黄龙溪游览的那段经历。整个行程我来回都只有当夹心饼馅的份,加上我背着重重的行李,因此当我抵达黄龙溪后最大的感觉就是那双腿根本就不是我似的,过了好几分钟才恢复过来。
城市环境成都虽然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枢纽,但毕竟是内陆城市,因此和广州这些沿海地区城市相比,整体环境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
123成都或许需要一个像去年广州举办亚运会的契机来促进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如今的成都,虽然高楼大厦林立,但大部分的居民楼仍旧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左右的建筑特色,因此整体来看还是比较地破旧。美食广州虽然有食在广州的美誉,但在广州生活了将近30年却没有发现几家特别喜爱的食肆和几道特别喜爱的佳肴。但去到成都,我才发现什么叫做食文化。
因为我这次住在锦里附近,因此食肆众多,晚上外出找吃的时候,总发现大大小小的火锅店、酒楼等的门口排队等位的现象比广州更甚,满街充满着麻辣的味道。而我这次去成都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品尝地道的川菜,在宽窄巷子的一家私房菜馆里,我终于品尝了麻婆豆腐、回锅肉、担担面、龙抄手、宫保鸡丁、三大炮、伤心凉粉、甜水面、钟水饺、叶儿耙等等的知名和地道的川菜和成都小吃,而且吃饭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都茶馆风格,所以我和同行的其他客人一样,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同时感觉到了满足。
但这顿饭唯一的不足就是这厨师实在太关照我们了,因此没有真正地让我们品尝到麻辣的感觉,只是我在其他地方吃饭时真正地体会到四川菜的麻辣。关于美食,我还是不得不提一下成都的宽窄巷子和锦里这两个地方。
因为在这两个地方太多成都地道的私房菜馆,不但装修摆设上非常有品位,它的整个建筑同时也是利用一些很有特色的旧楼房作为经营场所,因此使游人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同时体会到老成都人生活的一面,另游人的身心同时得到满足,这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其实广州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源,何不我们也借鉴一下呢?黄龙溪古镇黄龙溪古镇位于双流县境内,是十大水乡古镇之一,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这是我成都之旅的第一站。黄龙溪是近几年被影视界和旅游者看好的新景点,或许它不及江南水乡的周庄、同里等古镇知名,也没有凤凰古镇及丽江古城的闻名遐迩。但这里清代风格的街肆建筑保存完好,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
123由于这旅游景点属于成都近年新开发的四大古镇旅游产品系列(其余三大古镇为:洛带、安仁、平乐)之一,因此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仍不算十分高,除成都及周边地区以外,也没有专门的旅游团前往参观,所以文物古迹的保护还算是不错。目前前往黄龙溪古镇游览的游人,以像我这样的驴友以及是成都市区的人们为主,所以交通也不是特别的方便。上文已经写到我在前往黄龙溪过程的艰辛,但是当我抵达黄龙溪古镇后,我还是觉得这样的艰辛是十分值得的,因为黄龙溪古镇的风光,确实谋杀了我不少的菲林。
欢迎大家到我的相册中去慢慢欣赏黄龙溪古镇的美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或许上述三首诗歌当中的名句,在读书的年代,我们均已学习过,但是诗中的意境,是否每个人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过呢?我这次在成都,有幸亲身感受和意淫了一下这样的意境,在游览成都相关景点的时候,这些熟悉的诗句不断涌上我的心头,茅屋、锦江、浣花溪这些曾出现在杜甫诗中的景点也一一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诚然杜甫并不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诗人,但是他的诗词名句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深深地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也许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杜甫在写下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时所处境和内心的那份郁闷。
四川确实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在文坛上除了有杜甫这样的过客以外,还诞生了像与杜甫齐名的唐朝大诗人李白、一门三杰的苏轼父子三人、女诗人薛涛等名人。或许上述这些关键词,还不足以涵盖我在成都的所有经历和感受,但确是我对成都之旅最深刻的印象。四川作为中国曾经人口最多的一个省份,同时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区之一,因此古往今来就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只能留待日后有机会再继续去深度体会四川的各种风情了。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