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运专题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西安,洛阳五日行攻略(一)

2013-01-05 03:32:28 来源: 客运站

  西安,洛阳五日流水账

  2010-10-23 杭州萧山机场——咸阳机场(MU5489 08:00)预约出租车150,机票来回1180*2=236010:40到咸阳机场(航班延误,实际航行时间大约为 1小时50分),机场大巴一号线路:机场—钟楼(美伦酒店)25元*2=50(机场到美伦酒店站50-60分钟,45KM)t1航站楼出口、t2航站楼一层出口1号线路机场大巴问讯电话:(029)88791384 (029)88798780D1(23日) 中午12:00左右入住酒店(首天338,后三天318/天,标间大床房,四星)。备注:酒店地理位置很好,绝对的市中心,闹中取静,隔音也好。只是洗手间的硅胶地垫味道实在太重,花洒质量不太好,服务员态度挺好的。说四星是勉强了点。PS,附近如家之类有好几家的。)午餐出酒店,左拐,竹笆市街,吃饭的地方不少。去了网上不少人推荐的澄城水盆羊肉,尝了闻名已久的水盆羊肉,烙饼,羊肉水饺。水盆羊肉有点类似粉丝汤,加了三片羊肉,汗。。烙饼要从中切开,夹羊肉片吃(看着本地人这么干嘀,俺就效颦一下吧)。出竹笆市右转,到南门附近,过地道,来到书院门。所谓的书院门,是一条较窄的街道,前有牌坊。两边是经营各类文房四宝的小商铺,中间则是不固定的摊位。有各种碑刻拓片,字画,陕西皮影等等。走过书院门,一路问到碑林博物馆(西安市三学街15号),门票45*2=90对于喜爱书法和绘画的朋友,真是天堂啊。。看着张旭的狂草,赵孟兆页的四条屏,王羲之的集字碑,口水狂掉。如果想详细了解,不妨请个讲解员现场讲解。七个展览室有3500多件石碑,后几进的展室,有工作人员在现场拓字,小幅条屏叫价100元,裱花的书册700多。且慢,不要在这买,哈,做攻略还是有用嘀。等出去到书院门的铺子里买。出了第七展室,占地甚广的碑林博物馆还有很多值得看的。唐代的景云钟,现在中央台春节晚会的钟声就是景云钟的钟声录制的。边上的石刻艺术馆里,昭陵六骏是必看的。除了两件复制品(真品被掠走,现存美国),其余四幅都是被切碎后拼接起来的。去的那天石刻馆在做个古墓专题,还有大量的佛教照像。出了碑林博物馆,去了对面的铺子,挑了三幅喜欢的字,有米芾的,有张旭的肚痛帖,最喜欢的是王羲之的一幅兰亭集序,还价到70,喜滋滋地走人。快出书院门时,有两边的摊贩招呼,一问,三幅一套的拓片才10元,汗。。。补差,再买。天色已暗,出院门右转,前方是钟楼,灯火辉煌,步行欣赏西安的夜景,大气沉稳,不愧是十三朝古都。跟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鼓楼下是风闻已久的回民街。整条街基本都是回民,出售各类清真小吃。最著名的是黄桂柿子饼和牛羊肉制品。12吃饱喝足,过地道,五分钟就到酒店。早早休息,后面还有满满的行程咧。D2(24日) 7:40,打车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上下午各免费发票2000张 发完为止,西安市小寨东路91号,小寨东路与翠华路的交叉路口西北侧,夏季(3月16日至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发票)。周一全天闭馆)。8点不到,博物馆门前已是几十米的长龙,好多穿着校服。赶紧询问工作人员,据说可以买特别展的门票,20/张。没几个人买票,所以很快就买完进馆了。天开始下雨。陕博是这次西安行的重头戏,期待已久。进了博物馆的大门,一座灰色的仿唐建筑气势雄伟。灰色素面的墙体,深灰色琉璃瓦,素静中见大气。张锦秋的设计,真叫人叹为观止。她所设计的仿唐建筑,还有西安博物院,大唐芙蓉园。。陕博的文物之精,之多,除了故宫博物院,估计难出其右者。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何家村窖藏出土的1000多件,这次的特别展,就是以何家村窖藏文物为主的。嗯嗯,特别提示:门票钱还是不要省,特别展非常值得看。看完陕博,已是下午三点。一直在走,直到停下,才觉得脚都提不起来了。PS:陕博很漂亮,文物也多而精,如果要说不足,就是互动做得不够好,资料的]介绍太过简略,没有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这一点,远不如首博和上博了,甚至也比不上良渚文化博物馆。 出了陕博,在小雨中步行至大雁塔,风雨渐大。在大雁塔广场上的天下第一面,吃了号称的天下第一面。整碗面条就是一根面,加两碗面汤调料。谈不上好吃,但颇有趣致。买门票进大雁塔,50*2=100,登塔另收30/人。 风很大,匆匆绕塔走了一下就走人。在光明殿避雨,看了大雁塔第一任主持玄藏的生平,译经以及大幅浮雕,想起小春的《不负如来不负卿》,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回到广场上打车,正好见广场上喷泉随音乐起舞。风雨中看喷泉,别有一番情趣。等很久打不到车,只好去问保安,推荐坐公交,回饭店。在西安的几天,感受最深的就是:难打车。 12

上一篇 : 乌镇超实用游记(内含乌镇一些最新规定) 下一篇 : 浙西大峡谷、大明山三日自助游超实用攻略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